快捷导航

强基计划实施首年 16所"双一流"高校在琼招生30人 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 8|回复: 0
发表于 2024-4-14 2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的挺后悔自己高中没好好学习,自己曾是湖北八校之一的学生,毕业之后看着自己的同学不是985就是211,也许当时可能觉得没啥差距,但是真就一本管学习,二本管纪律,三本管卫生,985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真的不是二本,三本可以比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我个大学生看个这个,快感动死了。
今年是我国实施“强基计划”的第一年。据了解,具有“强基计划”资格的36所“双一流”A类高校中有16所在琼招生,共投放30个招生指标。这些优秀学子近期陆续走进大学校园,踏上人生新旅途。海南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两位入选“强基计划”的海南中学高中毕业生。

今年5月,海南中学举办“强基计划”现场咨询会。

“‘强基计划’让我在喜爱的领域深耕”

8月上旬,18岁的海南中学高三毕业生林江合如愿以偿,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哲学专业录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林江合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正是由于对这句箴言的喜爱,他报考“强基计划”时,就将清华大学日新书院作为自己的梦想院校。

林江合是我省年轻诗人,他的诗歌曾在我国的《诗刊》《诗歌月刊》和美国的《世界诗刊》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两本个人诗集《神秘星空》《我必须宽容》先后出版发行。

在同学眼中,林江合是一个兴趣广泛、活泼好动的阳光大男孩。他经常在篮球场上大展身手,参加过很多团建交流活动。

在今年的高考中,林江合获得了808分的好成绩。同学们原以为他会报考与文学相关的专业,令人诧异的是,他最终选择了“强基计划”哲学专业。

“很多人对我报考哲学专业感到不理解,他们可能觉得哲学是个冷门专业,学起来很枯燥晦涩。”谈及报考的初衷,林江合表示,选择专业时他认真思考过。学习哲学专业,既可以与古往今来的思想“大咖”神交,也能为诗歌创作开拓思路,让作品更有底蕴和深度。

“因为了解,才会热爱,才会选择。”林江合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南中学的老师们不仅为学生们详细解读各高校“强基计划”的报考章程,还为考生们提供志愿填报一对一指导,让大家对这个计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林江合说,清华大学将对“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研究性学习等培养模式。“我很高兴能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深学深挖。我相信,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林江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加入计划,用专业力量为社会奉献点点微光”

“老师,我被中科大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啦!”8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刚出炉,海南中学高三学生蒙学而马上将这个喜讯告诉班主任吴天忠。

在吴天忠眼中,蒙学而是一个出类拔萃、才思敏捷的好学生,“804分的高考成绩,可以让她选择众多热门专业。”

蒙学而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之所以作出这样的专业选择,起初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引发了她探索生物科学的渴望,今年的疫情防控让她更加坚定了报考的信心。

今年年初,蒙学而看到逆行的疫情防控人员全力守护公众健康时深受感动。“我决定高考后要报考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专业,用专业知识与病毒作斗争,用专业力量为社会奉献点点微光。”

蒙学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为蒙学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了平台。“‘少年强则中国强’,现在国家迫切需要青年学子致力于基础领域研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承担起这样的重任。”蒙学而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今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生物科学专业招生信息发布后,她马上决定报考。高考后,她立即全身心投入“强基计划”“高校考核”这个环节的准备中。经过笔试和面试的激烈角逐,蒙学而脱颖而出,拿到了心仪已久的“科研圣地”入场券。

对于想报考“强基计划”的学生,蒙学而建议,应重视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综合知识储备,尤其是“强基计划”的面试,不仅考查考生对高中各学科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涉及不少课外知识的考查。有些面试题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事件、常识为素材。“希望更多想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同学能加入‘强基计划’的队伍。”

名词解释

“强基计划”

1.教育部在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部分地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为适应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引领未来高中办学和高校招生改革方向而推出的一项重大变革举措。

2.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3.“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4.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相关阅读:招生代理网

相关帖子

作为一个24岁还在读大三的老阿姨,给大家一个忠告,一定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你只有真正经历过了,才知道没有学历,你甚至连一个机会都得不到。我现在专升本上了大学,在我专科实习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特别优秀,基础很扎实,带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但就因为他是专科毕业,最终没能留在那里。而且考研,有很多学校是明确专硕不收专升本学生的(就我的专业来说),只能考学硕。没有一个本科学历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情况下。即使你现在很迷茫,但你也必须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这样后来你希望改变,也比由专科挣扎轻松得多。大家现在都还很年轻,珍惜你们现在无尽的可能性,我已经因为自己的选择,失去了很多机会。以我为鉴,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学习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学习网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学习网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3 )